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亚洲精品永久免费www_1080HD高清在线观看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世紀要聞

以互聯網思維為引導,以仿真體驗為特色,十年發展培育應用型管理人才——記2015-2016學年榮獲學院“突出貢獻獎”團隊互聯網商務管理實驗教學中心

  

    2016年1月,經北京市教委評審,我院互聯網商務管理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作為學院首批重點發展的專業實驗教學中心,互聯網商務管理實驗教學中心在11年的發展建設中,承擔了學院工商管理類相關專業的全部實踐教學和學生創新實踐活動任務。面對社會和學科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中心逐步建立起了以互聯網思維下仿真、體驗、創新三方面相互融合為特色的培養模式和機制,培養了一批綜合能力強,富于團隊精神和創新意識,滿足社會需求、符合職業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創新的教學理念  互聯網思維+仿真體驗     
    在國家提出“互聯網+”創新思維模式的背景下,社會各行業對管理人才的互聯網思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這種機遇和挑戰,實驗教學中心在之前不斷完善和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確立了教學理念,即“互聯網思維下仿真體驗創新”。
    中心以培養具有互聯網思維的高級管理人才為培養目標,為此,積極對傳統專業進行改造,根據市場營銷專業特點,改造為“互聯網金融管理”方向,致力于培養以互聯網金融為背景的市場營銷人才;在ICT企業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努力打造與ICT產業的深度產教融合,使學生能夠從更豐富的渠道、更緊密的將實習、實訓、職業規劃、管理技能與管理實踐相結合。
    教學中心深刻地認識到,企業文化對管理學科的學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推行“體驗式教學”,堅持企業文化、管理能力、綜合素質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理念:以企業文化浸泡式的方式,從實驗環境、實驗制度、內容設置、考核方式、評估等方面為學生構建“仿真”的企業制度、精神文化,使學生能夠親身體驗企業的管理實踐;以參與實驗項目的方式仿真管理問題,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自身的“一技之長”,以適應未來管理崗位的要求;重視培養學生包括團隊意識、創新精神在內的綜合能力。實驗中心努力踐行“仿真企業、體驗環境和競爭、樹立創新意識”的思路,真正實現了“把企業搬進校園”。
仿真體驗,全方位營造企業文化
    優質的師資團隊  靈活的管理機制+多元的發展平臺
    實驗中心一直重視教學隊伍建設,堅持“整合校企資源,重視團隊建設,優化隊伍結構,引進與培養結合,專職與專任結合,打造雙師型人才”的基本思路,提升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近年來,教師的教學科研成果逐步增加,結題、在研的縱向、橫向項目21項,教材出版8部,有23位教師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教師引進與培養相結合。中心建立了長效的教師聘任制度,充分整合各種資源,除了優先錄用在信息、互聯網金融行業有突出專長的從業者進入實驗教師隊伍外,還與北京郵電大學MBA中心建立了聘任優秀學員作為特聘教師的聯動機制,進一步實現與企業實際接軌、帶動教師深入企業的目標。另一方面,中心努力實現全部教師均具有在企業從事管理崗位的工作經歷和一項明確的管理技能或者證書的目標。通過企業掛職鍛煉、考證培訓、進修與交流等,為教師提供企業管理的實踐經驗。特別是搭建了“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平臺,每年都提供校外培訓、出國學習等機會,并要求教師積極參加行業內的認證培訓與考試。
    組建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中心重視教學團隊建設,將實驗教學團隊作為推動實驗教學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組建團隊時特別注重老、中、青年齡搭配,專家、教授和青年骨干教師職稱搭配,形成了一支年齡比例協調、支撐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
教師悉心指導學生開展教學、項目
教師團隊合影
    完善的教學環境   先進的硬件設備+信息化平臺+校企合作平臺
    互聯網商務管理實驗教學中心共有11個實驗室和4個創新實踐工作室,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在資源共享的原則下,各實驗室的利用率保持在70%,儀器設備的利用率達到了100%。學院重視對實驗教學中心的投入,先后建成了具有標志性的綜合實驗教學實驗室—虛擬商業社會環境跨專業綜合實訓系統(VBSE)、以移動互聯網商務實訓室—包含移動商務流程系統和移動商務市場策略系統、集數字營銷與互聯網金融管理實訓室以及創新創業實訓室。
    中心積極推進信息化、網絡化建設,構建了實驗教學的智能化網絡信息平臺,該平臺具有視頻化、數字化、互動化等功能。網絡化的教學實驗室為教學改革提供了便利,師生可以開展互動式教學,學生也可以通過實驗室終端查詢學習資料,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中心通過實驗教學中心的網絡平臺,實現了實驗教學、儀器設備信息等網絡化管理。
    實驗教學中心積極擴大與校外企業的合作,開展了大量服務社會和行業的活動。中心與郵政儲蓄銀行北京分行、阿里巴巴、用友新道公司、億陽信通等企業簽署協議,共同開展相關實習實訓教學任務。同時加大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拓寬與產業的溝通途徑,外派教師到專業相關企業掛職鍛煉,實現了中心全部教師均有企業管理背景,為培育企業文化、管理技能與產業結合、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提供了師資保障和渠道保障。
完善的教學實驗條件
中心與河南華星粉業集團合作開展電子商務平臺研究項目
    特色的教學方法   營造企業文化環境+實施特色考核方式+以賽促教的能力培養
    為了讓學生在校感受到企業文化,實驗教學中心環境完全模擬一般企業的辦公環境,包括整體環境裝修、宣傳界面、工作設施、考勤設備等,在相關區域準備了可以同時容納100人、開展相關討論的基礎設施完備的討論室、演示室。同時通過考核指標體系的設置將考勤制度與“薪酬”掛鉤,整個實驗過程學生體驗“掙工資”,感受企業的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通過培育學生深入了解企業文化,感受管理和崗位需求,以提升自身素質更加符合企業管理崗位需求。
    按照實踐教學理念和培養方案的要求,中心制定了特色考核方式,采用“N+2”考核方式,“N”是指實訓內容的考核,“2”是指學生分組綜合實訓和學生評委“質疑”成績,這種考核方式更加突出了對學生能力培養的導向。
    中心靈活運用“體驗式”教學方法,支持教師將部分教學內容放到“第二課堂”完成,同時鼓勵學生選擇教學資源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一方面將專業大賽的創新實踐內容引入教學中,如電子商務專業在進行課堂課程教學的同時,組織學生團隊進行方案設計、校內宣傳,對作品進行評審,組織優秀作品進行答辯。通過比賽,增強學生的實際業務操作技能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另一方面以大賽為抓手,在課程實踐教學環節、賽前培訓、大賽選拔等各個環節,全面提高學生創新實踐活動的參與率。此外,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特點開設分階段、分層次的創新活動:安排低年級學生開展初步的“調查型”科技項目,鼓勵高年級同學參與老師的科研課題,積極申報“研究型”科技項目。例如在電子商務專業蔣麗老師與河南華星粉業集團合作的電子商務平臺研究項目中就有學生團隊的參與。截至目前,學生參與的校級科技創新立項已成功申報十余個項目。
    中心現有學生實踐團隊12個,均由學生自發組成,他們在中心教師的指導下,充分利用中心實驗室條件,參加了校外各種專業比賽活動,先后在全國大學生網絡商務創新應用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新及創業”挑戰賽、全國高校市場營銷大賽等省部級以上比賽中獲得獎勵120余項。中心良好的實驗與實踐環境,切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綜合辦公室杜函蔚 供稿)
參加學科競賽成果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