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亚洲精品永久免费www_1080HD高清在线观看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世紀要聞

課本云中看 課程線上學——學院線上教學探索紀實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開展新學期疫情防控線上教學探索紀實

 

2019年末至今,我國正處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時期,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努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阻擊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相關決策部署和北京市教委和我院領導堅持“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的要求,學院積極開展2019 - 2020學年第二學期網上授課設置工作。

 

 

 

教學廣度上,學院積極探索從狹義收縮式學習到廣義開放式學習的轉變。2020年2月17日,教育部共組織22個在線課程平臺,免費開放在線課程共計2.4萬余門次,覆蓋本科12個學科和門類。我院積極對接相關課程并擴大學生公選課范圍,從在線課程選擇和設置上努力做到開放和多元。我院一方面充分利用智慧樹、中國大學MOOC等平臺引進和上線優質的網絡課程資源,另一方面也通過雨課堂、騰訊課堂等教學軟件開設部分直播和錄播課程作為必要補充。這種探索不只是局限在學校課程內容的設置上,也體現在多元的授課形式和態度上,學院倡導教育理念提升,助力學生多元的發展。只要有助于學生成長進步的內容和方式都是受到鼓勵的,學院堅持將學生從單一的學科學習引導為更廣博的知識拓展與能力鍛造,保障學生身體健康和情智健全。在線教育與線下教育秉持同樣的價值追求,學院堅持以師生的身心健康為出發點,積極開展品德教育、科學教育、健康教育、藝術教育、體育教育,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學方法上,學院全面探索“線上直播+課程回放+云中互動”的立體教學模式。我院通信與信息工程系在堅持“三保持一變化”(即教學大綱、教學班級、教學進度保持不變,將線下集中授課變化為線上集中授課)原則下,于2020年2月設立網課驗收小組,通過摸底調研、全系動員、實驗評測、課堂建設等“四步走”和網課驗收的階段,彌補了線上教學和線下學習的縫隙,補齊了片面教授和孤立學習帶來的短板。線上直播:利用網絡帶寬資源,教師充分利用雨課堂、騰訊課堂、MOOC等直播學習平臺調動學生個體學習的積極性和班級學習的整體性。教師通過視頻和音頻直播將完整、連貫、具有邏輯的授課思路和內容傳達給學生;教師通過線上直播完成提問、點名、下發課堂題目等環節,學生通過線上直播完成舉手、簽到、回答問題等步驟,充分利用網絡完成實時交流與互動;教師通過線上直播完成PPT、板書、影音學習資源的自由切換,提高了授課的流暢性。

 

 

 

課程回放:教師在授課結束后將課堂錄屏內容通過微信、百度云等云平臺發送給學生,解決了部分學生因網絡、事情耽誤無法順暢、正常聽課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線下日常授課過程中筆記和聽講二者難兼顧的問題,便于學生對課程進行回放和復習。云中互動:班級通過微信群、QQ群等云工具完成資料上傳、答疑解惑、信息溝通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直播或錄播課程高時限性的短板,充分起到了溝通學生自學和老師教學的作用。截止至目前,全院各個院系和專業根據自身特點和需求建立起了以教育平臺(騰訊課堂、雨課堂等)為主、以會議直播(好視通云會議、ZOOM等)為輔的線上直播,通過智慧樹、MOOC、課堂錄屏等學習平臺和方式完成課程回放,通過各類在線交流軟件完成云中互動的功能。

 

 

 

教學思維上,學院深入探索從教學方式改革到引導教學思維的轉變。疫情防控不僅是對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的一次挑戰,也是教育領域面臨的一場大考。全面的網上教學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實施教學的一種有益探索。對于這種探索,我們在支持與鼓勵的前提下,也應當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堅持以教師為本。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出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的學習項目與任務,即便是通過最簡單的通信工具,都能更貼近教育的本質。這就要求廣大教師更加注重“教什么”、“怎么教”而非僅僅“拿什么來教”;堅持以學生為本。通過網上教學以及對教學模式的探索,讓學生從教育的“受眾”自覺成為學習的“主角”。教師通過課程設計、學生引導,在線上教學過程中逐步“退居二線”,讓學生直面黑板、產生問題、主動求解,真正做到從教學走向教育,從知識傳授走向提升素養、完善能力。教育的本質不僅是知識的學習,更是解決問題能力和核心素養的培育。希望這些能成為抗疫之中、學習之后帶給我們的收獲。

 

 

教務處 王珩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