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以“數字媒體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為題報道我院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
200 9 年12 月24 日 出版的《中國教育報》以“數字媒體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紀實”為題報道了我院數字媒體應用型人才培養和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的情況。全文轉載如下:
數字媒體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紀實
隨著國家數字媒體產業的崛起,對數字媒體專業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教育部于2005年在專業目錄外設置了數字媒體類專業。作為教育部直屬高校在京舉辦的第一所獨立學院,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在2005年建院時就著手籌建數字媒體類專業,并于2006年設置了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數字媒體技術與開發、數字媒體經營與管理三個專業(專業方向),當年開始招生,是國內最早進行數字媒體專業教育的高校之一。
為加強專業的實踐教學,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保證傳媒類人才培養質量,學校整合了數字媒體各專業實驗教學資源,組建成立了“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中心依托自身的學科專業優勢,積極探索和創新實驗教學體系,構建了文學(藝術)、工學(計算機技術與科學)、管理學三類學科結合的“三位一體”教育模式,形成了數字媒體專業的綜合教育特色和優勢。該中心2009年被評為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成為北京地區唯一一所獲得該殊榮的獨立學院,也是國內獨立學院中為數不多的獲得省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稱號的高校。
★構建多學科專業融合的實驗與實踐教學新體系
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媒體技術等專業,是國家根據數字傳媒文化、科技迅猛發展和創意文化產業的興起,在近年來設置的具有跨學科特點的新專業,專業之間有著很強的互補性。為了體現這一專業特點和實現“復合型”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求,學校將藝術與傳媒學院的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媒體技術和公共事業管理等三個專業的教學實驗室進行了整合,在共同培養數字媒體人才的大目標下,實現了資源共享和統一管理,構建了“三位一體”的實驗與實踐教學新體系,形成了多學科融合的跨專業、跨領域的實踐教學大平臺,發揮了文、工、管各自學科的優勢,增強了專業的交融與互補性。不同專業的學生,通過進入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的實驗子中心和實踐子中心,進行不同階段和層面的學習,培養了實驗與實踐能力,增進了專業之間的相互了解,拓寬了學生的專業知識面,增強了學生復合型人才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形成集實驗教學與實踐教學于一體的育人新模式
為了滿足區域經濟與社會文化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加快數字媒體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強化實驗與實踐教學的育人作用和功能,學校在“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的結構體系中,將實驗教學與實踐教學作為兩個層面和兩個階段,并將其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集實驗教學與實踐教學貫通、相連的新構架和育人新模式。不同專業的學生按照培養方案的教學進度進入中心學習,首先進入第一層面和第一階段的實驗中心,在各功能實驗室學習各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理論、應用技術等。當學生進入高年級后,三個專業的學生集中進入第二層面和第二階段的實踐中心學習,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交叉組合在一起,成立若干個學生團隊,每個團隊共同完成1~2部數字媒體作品,充分發揮各專業學生的知識和技能,使作品在策劃、管理、技術水平和藝術形式等方面上均體現出較高的質量和水平。同時,中心將實踐教學延伸到校外社會實踐,與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北京移動、北京聯通、完美動力、和聲創景、中青網等企業建立了外協實驗實訓教學基地,形成了全方位、綜合、系統的新型育人體系和模式,加速了專業人才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
★推動區域經濟文化建設,加快創新人才培養
學校的數字媒體專業教育定位是服務于移動媒體、網絡媒體、數字娛樂、數字影視等國家的新興傳媒產業,培養和造就未來創新型建設者。中心作為數字媒體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培養的學生直接到企業工作,為企業提供了人力資源與服務。近年來,中心進一步加大與企業的合作,作為“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的合作單位,參與完成了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動漫孵化平臺”的建設工作;作為“北京影視藝術家協會教學實踐基地”,與北京影視藝術家協會合作,成功承辦了全國大學生數字影視冬令營活動;2009年上半年,學校與中青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在中心設立了“中青網-動漫游戲頻道編輯部”,師生直接參與社會網的實際工作。同時,中心與IDD國際動畫教育機構開展了系列教學合作,通過國際培訓、講學等活動,提升了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水平,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作為教育部直屬高校在京舉辦的第一所獨立學院,世紀學院在建設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發揮綜合優勢,突出育人功能,推動專業建設,辦出教學特色”的建設方針,確立了“以培養專業能力為核心,以提高綜合素質為主線,以增強實踐本領為重點,以激勵創新精神為導向”的實踐教學指導思想。充分發揮產、學、研結合優勢,做到“依托產業,發展實踐教育;運用科研,促進實踐教學”,并取得了積極成果。中心承擔了包括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建設項目在內的科研課題22項,出版教材8部,自編實驗講義20種,發表論文34篇。
多年來,世紀學院充分運用民辦高校的辦學機制,在沒有國家經費投入的情況下,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學校高度重視實驗室建設,把實驗、實踐教學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不斷加大投入,為實踐育人和人才培養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學院被評為“全國20強品牌獨立學院”“科學發展十佳名校”“改革開放30年十佳誠信獨立學院”“2008中國最受媒體關注獨立學院排行榜十強”。
經過多年的努力,世紀學院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發展引起了國家教育部門、北京市教委、大興區等有關領導和專家的高度重視和關心,對中心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和國家新媒體產業的推進,中心將充分發揮作為國家新媒體產業人才培養基地的輻射作用和影響力,加快建設與發展,為首都經濟文化建設與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2009 年 12 月 24 日 第3版,編輯:楊桂青)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09-12/24/node_4.htm 中國教育報電子版
《中國教育報》以“數字媒體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為題報道我院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
200 9 年12 月24 日 出版的《中國教育報》以“數字媒體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紀實”為題報道了我院數字媒體應用型人才培養和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的情況。全文轉載如下:
數字媒體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紀實
隨著國家數字媒體產業的崛起,對數字媒體專業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教育部于2005年在專業目錄外設置了數字媒體類專業。作為教育部直屬高校在京舉辦的第一所獨立學院,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在2005年建院時就著手籌建數字媒體類專業,并于2006年設置了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數字媒體技術與開發、數字媒體經營與管理三個專業(專業方向),當年開始招生,是國內最早進行數字媒體專業教育的高校之一。
為加強專業的實踐教學,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保證傳媒類人才培養質量,學校整合了數字媒體各專業實驗教學資源,組建成立了“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中心依托自身的學科專業優勢,積極探索和創新實驗教學體系,構建了文學(藝術)、工學(計算機技術與科學)、管理學三類學科結合的“三位一體”教育模式,形成了數字媒體專業的綜合教育特色和優勢。該中心2009年被評為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成為北京地區唯一一所獲得該殊榮的獨立學院,也是國內獨立學院中為數不多的獲得省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稱號的高校。
★構建多學科專業融合的實驗與實踐教學新體系
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媒體技術等專業,是國家根據數字傳媒文化、科技迅猛發展和創意文化產業的興起,在近年來設置的具有跨學科特點的新專業,專業之間有著很強的互補性。為了體現這一專業特點和實現“復合型”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求,學校將藝術與傳媒學院的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媒體技術和公共事業管理等三個專業的教學實驗室進行了整合,在共同培養數字媒體人才的大目標下,實現了資源共享和統一管理,構建了“三位一體”的實驗與實踐教學新體系,形成了多學科融合的跨專業、跨領域的實踐教學大平臺,發揮了文、工、管各自學科的優勢,增強了專業的交融與互補性。不同專業的學生,通過進入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的實驗子中心和實踐子中心,進行不同階段和層面的學習,培養了實驗與實踐能力,增進了專業之間的相互了解,拓寬了學生的專業知識面,增強了學生復合型人才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形成集實驗教學與實踐教學于一體的育人新模式
為了滿足區域經濟與社會文化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加快數字媒體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強化實驗與實踐教學的育人作用和功能,學校在“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的結構體系中,將實驗教學與實踐教學作為兩個層面和兩個階段,并將其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集實驗教學與實踐教學貫通、相連的新構架和育人新模式。不同專業的學生按照培養方案的教學進度進入中心學習,首先進入第一層面和第一階段的實驗中心,在各功能實驗室學習各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理論、應用技術等。當學生進入高年級后,三個專業的學生集中進入第二層面和第二階段的實踐中心學習,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交叉組合在一起,成立若干個學生團隊,每個團隊共同完成1~2部數字媒體作品,充分發揮各專業學生的知識和技能,使作品在策劃、管理、技術水平和藝術形式等方面上均體現出較高的質量和水平。同時,中心將實踐教學延伸到校外社會實踐,與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北京移動、北京聯通、完美動力、和聲創景、中青網等企業建立了外協實驗實訓教學基地,形成了全方位、綜合、系統的新型育人體系和模式,加速了專業人才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
★推動區域經濟文化建設,加快創新人才培養
學校的數字媒體專業教育定位是服務于移動媒體、網絡媒體、數字娛樂、數字影視等國家的新興傳媒產業,培養和造就未來創新型建設者。中心作為數字媒體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培養的學生直接到企業工作,為企業提供了人力資源與服務。近年來,中心進一步加大與企業的合作,作為“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的合作單位,參與完成了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動漫孵化平臺”的建設工作;作為“北京影視藝術家協會教學實踐基地”,與北京影視藝術家協會合作,成功承辦了全國大學生數字影視冬令營活動;2009年上半年,學校與中青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在中心設立了“中青網-動漫游戲頻道編輯部”,師生直接參與社會網的實際工作。同時,中心與IDD國際動畫教育機構開展了系列教學合作,通過國際培訓、講學等活動,提升了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水平,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作為教育部直屬高校在京舉辦的第一所獨立學院,世紀學院在建設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發揮綜合優勢,突出育人功能,推動專業建設,辦出教學特色”的建設方針,確立了“以培養專業能力為核心,以提高綜合素質為主線,以增強實踐本領為重點,以激勵創新精神為導向”的實踐教學指導思想。充分發揮產、學、研結合優勢,做到“依托產業,發展實踐教育;運用科研,促進實踐教學”,并取得了積極成果。中心承擔了包括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建設項目在內的科研課題22項,出版教材8部,自編實驗講義20種,發表論文34篇。
多年來,世紀學院充分運用民辦高校的辦學機制,在沒有國家經費投入的情況下,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學校高度重視實驗室建設,把實驗、實踐教學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不斷加大投入,為實踐育人和人才培養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學院被評為“全國20強品牌獨立學院”“科學發展十佳名校”“改革開放30年十佳誠信獨立學院”“2008中國最受媒體關注獨立學院排行榜十強”。
經過多年的努力,世紀學院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發展引起了國家教育部門、北京市教委、大興區等有關領導和專家的高度重視和關心,對中心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和國家新媒體產業的推進,中心將充分發揮作為國家新媒體產業人才培養基地的輻射作用和影響力,加快建設與發展,為首都經濟文化建設與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2009 年 12 月 24 日 第3版,編輯:楊桂青)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09-12/24/node_4.htm 中國教育報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