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五載支教路,桃李芬芳滿園春
——我院學子為武警戰士支教五載,譜寫華章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武警后勤基地,中間隔著一條大馬路。
五年,
15
名戰士考入士官學校,
8
名戰士考入警官學校,
50
余名戰士拿到大學函授文憑。
中間這條馬路,在武警戰士和世紀學子的心里,似乎越來越窄。
2007
年
3
月,武警后勤基地領導聯系到世紀學院電子與自動化系團總支志愿者協會,表示希望該協會能夠選派一些大學生志愿者為報名參加軍校考試的武警戰士補習文化課。一個星期后,學生們就出現在基地的教室里面,正式揭開了真正意義上的支教面紗。
這一支就是五個年頭,學生走了一撥又一撥,戰士換了一茬又一茬,每年三月到五月,支教就像這個季節一樣,讓人感到春暖花開,從未間斷過。
在世紀是學生,到基地成老師,為順利適應這一角色輪換,同學們要經常在一塊探討、切磋、請教專業老師。為保證教學質量,從選拔老師開始,由最初的在系內選聘擴大到面向全院各個院系,并從知識掌握能力、授課能力、處理課堂突發事件等方面對參加面試的學生進行嚴格篩選。為保證教學效果,教師確定之后,組織支教會議、成立各學科教研組,從備課、授課方法等方面進行討論研究,最后制定支教方案,一切都組織的嚴密而正規。由于年齡相仿,戰士們和老師之間沒有距離感,課堂上也顯得異常活躍,經常會有一些刁鉆疑難問題出來,為應對突發疑問,志愿者們經常會在一塊交流授課經驗,探討授課方法,切磋知識儲備。為提高應試成績,老師們還會每半個月就組織對戰士們進行各學科摸底、模擬考試,以定期了解和檢驗戰士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而制定下一步的教學計劃。
五年來的累累碩果是120余名世紀學子的辛勤付出。志愿者們本身也有課程學習任務,為了既保證自己的學習又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他們犧牲了大量的休息時間:別人在打球時,他們或許在備課;別人在休息時,他們或許在閱卷;別人在逛街時,他們或許在講題……風風雨雨,換來的是戰士們手捧錄取通知書時一張張喜悅的笑臉。是啊,還有什么比天下桃李更讓一個老師自豪的呢?
2010
年11月22日,在雙方領導的共同努力之下,
“校外志愿服務基地”掛牌儀式在武警后勤基地活動中心外廣場隆重舉行。同學們深知,這既是對他們過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的一種鞭策和激勵。
一個五年過去了,下一個五年、下下個五年,會一個個的到來,世紀學子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一曲軍民魚水的動人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