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學院人事處、教師發展中心在明德樓224教室組織召開師德師風建設經驗分享會。黨委書記謝苗峰,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孫凱,副院長夏素霞,人事處、教務處、工會相關人員及近2年入職的教師、部分青年教師參加了會議。
會議伊始,謝苗峰書記強調了“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意義,要求教師積極踐行“四個相統一”、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學生“引路人”,并鼓勵青年教師們認真學習身邊師德標兵的教學經驗,促進個人成長與學生成才。
隨后,學校師德先進個人做了經驗分享。電子與自動化系教師方亮方亮將企業工作的經驗融入課堂理論中,鼓勵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帶領學生參加各類競賽,讓學生學有所獲;藝術與傳媒學院教師馬天容從“我”的角度,提出了老師“智”,即做人的格局;“善”,心與學生相通;“真”,嚴謹的治學態度;“美”藝術之美,老師的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的能力;通信與信息工程系教師任國芳從教十年來,用“愛、理解和包容”上好每一門課。外語系教師張艷是入職學院三年的青年教師。她認為,個人成長與團隊密切相關。在教學中,教師的責任是幫助學生成長;將學生的課堂學習與教研相結合,帶領學生積極進行社會實踐,開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夏素霞副院長指出,選擇教師就是選擇了一份責任、一份敬畏,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一方面要認可、接受各項管理制度,戒驕戒躁,站穩講臺;另一方面要認同學生,對不同的個性要做到尊重、引導、包容、公平,不忘初心,牢記教師的責任和使命,促進教學相長。
本次交流會,旨在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要求,大力弘揚師德典范,通過學習借鑒,使教師明確“師德、師風”建設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意義。(人事處教師發展中心 供稿)
分享會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