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地區安全研究中心楊丹志博士應學院黨委邀請,來院作題為“中國周邊安全形勢新變化與十九大后的中國外交”的政治學習專題講座。學院黨委書記謝苗峰攜在校院領導、黨委委員、紀委委員、中層干部、全體黨員、教職工代表、黨校學員及入黨積極分子代表參加了本次專題講座。講座由綜合辦主任周偉主持。
我國疆域遼闊,作為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中國周邊政治格局風云變幻、形勢復雜。楊丹志博士以其深厚的理論修養、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風趣幽默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為大家解讀了中國周邊安全形勢新變化、“一帶一路”建設面臨的挑戰和十九大后的外交新動向,并提出未來幾年,中國外交將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為“新階段”護航,為實現“兩個一百年”戰略目標進一步營造有利的外部環境,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通過這次講座,在座師生感觸頗深,對十九大后新政策影響下的政治外交和中國周邊安全形勢新變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認知,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兩個一百年”的目標任務有了更強的信心和責任感。本次講座在大家的掌聲中圓滿結束。(校通社 何澍供稿/董宸碩、董雷攝影攝像)
人物介紹:
楊丹志,男,中國社會科學院地區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特約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研究院海外安全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法學(國際關系)博士,主要從事國際安全及中國外交相關研究。曾獨立或參與完成中國外交部、中央外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臺辦等機構課題二十余項,先后有 50 余份研究報告被中辦、國安辦及中宣部等機構采用,十一份報告榮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對策信息獎。
現為香港鳳凰衛視及廈門衛視特約評論員,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鳳凰衛視、上海東方衛視、廈門衛視及廣東衛視多次擔任國際問題類節目嘉賓。在新華社《瞭望周刊》,《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日報》,外交部《世界知識》雜志,《中國國防報》等報刊雜志發表國際評論 150 余篇。2008 年至今,曾在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給碩士生講授亞太安全等課程,并在國際關系學院,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動漫學院等高校院所及政府部門做講座多次。


講座現場
4月2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地區安全研究中心楊丹志博士應學院黨委邀請,來院作題為“中國周邊安全形勢新變化與十九大后的中國外交”的政治學習專題講座。學院黨委書記謝苗峰攜在校院領導、黨委委員、紀委委員、中層干部、全體黨員、教職工代表、黨校學員及入黨積極分子代表參加了本次專題講座。講座由綜合辦主任周偉主持。
我國疆域遼闊,作為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中國周邊政治格局風云變幻、形勢復雜。楊丹志博士以其深厚的理論修養、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風趣幽默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為大家解讀了中國周邊安全形勢新變化、“一帶一路”建設面臨的挑戰和十九大后的外交新動向,并提出未來幾年,中國外交將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為“新階段”護航,為實現“兩個一百年”戰略目標進一步營造有利的外部環境,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通過這次講座,在座師生感觸頗深,對十九大后新政策影響下的政治外交和中國周邊安全形勢新變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認知,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兩個一百年”的目標任務有了更強的信心和責任感。本次講座在大家的掌聲中圓滿結束。(校通社 何澍供稿/董宸碩、董雷攝影攝像)
人物介紹:
楊丹志,男,中國社會科學院地區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特約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研究院海外安全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法學(國際關系)博士,主要從事國際安全及中國外交相關研究。曾獨立或參與完成中國外交部、中央外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臺辦等機構課題二十余項,先后有 50 余份研究報告被中辦、國安辦及中宣部等機構采用,十一份報告榮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對策信息獎。
現為香港鳳凰衛視及廈門衛視特約評論員,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鳳凰衛視、上海東方衛視、廈門衛視及廣東衛視多次擔任國際問題類節目嘉賓。在新華社《瞭望周刊》,《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日報》,外交部《世界知識》雜志,《中國國防報》等報刊雜志發表國際評論 150 余篇。2008 年至今,曾在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給碩士生講授亞太安全等課程,并在國際關系學院,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動漫學院等高校院所及政府部門做講座多次。


講座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