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學院先后在2018年北京市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得三等獎6項共12人、成功參賽獎8項,在北京市集成電路設計大賽獲得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2018年北京市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于6月1—3日舉行,共有35所設有電子類專業的高校的799隊分布在8個賽場競賽。學院共派出14隊28人參賽。本屆比賽是學院自2008年參賽(北京賽)以來獲得獎項最多的一屆。2018年北京市集成電路設計大賽于5月12日舉行,共有15所設有電子類專業的高校288隊參加,學院共派出5隊參賽。
學院高度重視本次比賽,認真組織落實,并委派通信系的王丹志、高海娟和張震老師組成競賽指導團隊,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時間對參賽學生進行集訓與輔導。自2017年12月開始,經選拔推薦、校內測試、模擬競賽、考前集中訓練等過程,歷時6個月,學生的電路設計、電路焊接、軟件仿真能力和競賽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通信與信息工程系 “E+E創新工作室”供稿)
近日,學院先后在2018年北京市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得三等獎6項共12人、成功參賽獎8項,在北京市集成電路設計大賽獲得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2018年北京市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于6月1—3日舉行,共有35所設有電子類專業的高校的799隊分布在8個賽場競賽。學院共派出14隊28人參賽。本屆比賽是學院自2008年參賽(北京賽)以來獲得獎項最多的一屆。2018年北京市集成電路設計大賽于5月12日舉行,共有15所設有電子類專業的高校288隊參加,學院共派出5隊參賽。
學院高度重視本次比賽,認真組織落實,并委派通信系的王丹志、高海娟和張震老師組成競賽指導團隊,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時間對參賽學生進行集訓與輔導。自2017年12月開始,經選拔推薦、校內測試、模擬競賽、考前集中訓練等過程,歷時6個月,學生的電路設計、電路焊接、軟件仿真能力和競賽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通信與信息工程系 “E+E創新工作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