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13:30,學院通信與信息工程系在明德樓224會議室成功舉辦“新技術新業態背景下的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通信與信息工程系主任劉剛主持,學院院長謝苗峰、黨委書記王常軍、副院長夏素霞、總會計師王雪春、院長助理周偉出席會議,多位校內外專家、企業代表和通信系全體教師參會。會議圍繞人才培養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改革、校企深度合作等熱點議題展開深入交流。
會議伊始,通信系教師分享應用型人才培養經驗。通信工程專業教研室主任吳娛提出“傳承‘大先生’精神,鑄就育人新格局”,強調師德師風,融入思政元素,通過校企合作實現協同育人。通信系主任助理李雷遠分享課程思政與專業融合實踐,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任國芳副主任提出分層教學方案,滿足不同需求。劉剛主任匯報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轉型,強調重構目標、優化體系,強化實踐與跨學科能力,推動教師能力提升。中信科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田曉剛經理指出人才培養的現狀與挑戰,提出多項校企合作建議,推動人才共培。

會議圍繞人才培養展開深入討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通信與導航衛星事業部張珂副總師指出應加強基礎知識、實踐能力與職業素養培養,對接國家戰略需求。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低空產業工作委員會趙強主任提出“3331模式”,推動產教融合,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北京低空產業科技有限公司黃中波總經理針對低空產業技術挑戰,建議校企協同育人,實施分層教學與思政教育結合。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低空產業工作委員會趙國棟副秘書長強調資本支持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倡導校企多元合作。中祖控股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田均洋總裁指出青年人才內驅力不足問題,建議通過分層培養強化執行力。金戈大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趙羽總經理分享了校企合作經驗,提出工程化培養與產教融合考核機制。外語系主任蔣立輝和基礎部教研室主任黃友霞兩位老師也分別介紹了跨學科合作成果及數學課程的基礎支撐作用。專家們從不同角度為人才培養提供了實踐路徑。
王常軍書記肯定了本次大會的研討成果。他指出,通信類相關企業最關注的是應用性人才培養,目前的人才培養模式還不夠成熟,應從實際的培養目標和教師能力轉型出發,人才培養需理論結合實踐,推動分層次、多學科融合培養機制持續深入。他呼吁后續要有更深入的人才培養研討,希望繼續邀請專家共同推動相關工作。

夏素霞副院長圍繞新技術背景下人才培養提出三大關鍵問題:強調加強畢業生職業穩定性跟蹤,深化“雙師共培”機制,推動教學方式創新。

院長助理周偉強調通信專業作為學院重點方向,推動校企共建高水平教學團隊,打造行業標準與職業證書,肯定此次研討會為專業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研討會在熱烈的氛圍中圓滿落幕,全體與會教師合影留念。校企雙方通過本次會議交流了思想、凝聚了智慧,明確了人才培養的方向。不僅把脈了當前教學工作中人才培養的堵點、痛點、難點,更共同謀劃了破局之策和發展路徑,全力推動人才培養工作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效,為新技術新業態下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通信與通信工程系劉雅萍 供稿/綜合部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