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會現場
2025年9月26日,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2025年人才培養暨建院20周年表彰大會在學思樓127報告廳隆重舉行。大會以“智啟新程 共育英才”為主題,系統總結學院二十載辦學育人成果,深度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路徑,擎畫高質量發展藍圖,為下一階段教育教學改革指明方向。學院全體教職工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里程碑意義與未來導向兼具的重要時刻。
憶廿載耕耘:以實干筑牢育人根基

學院院長謝苗峰講話
學院院長謝苗峰作題為《智啟新程 共育英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題報告,從“回顧、挑戰、展望”三方面擘畫人才培養藍圖。他指出,學院辦學二十載,在黨建鑄魂、師資鍛造、專業建設、質量提升、產教融合、以賽促學等領域成果豐碩:“大思政”育人格局持續完善,獲評北京市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項,建成長城腳下“思政第一課”等特色品牌;“雙師型”教師占比超30%,近五年牽頭或參與國際標準14項,獲北京市級教學建設項目55項;物聯網工程、軟件工程等5個專業獲批北京市一流建設專業,構建4大特色專業群;產教融合縱深推進,首創“數字經濟特設班”,共建“智聯通信技術學院”“呂望數字安全研究院”等平臺,開發9個微專業課程群;學生學科競賽屢獲佳績,近五年累計獲國際獎項565人次、國家級獎項400人次,穩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
謝院長直面當前“五育融合”機制待完善、學科專業對新興產業響應滯后、“雙師型”教師規模不足、教育數字化轉型需提速等挑戰,提出“五大核心方向”:以產業需求為先導,構建“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聯動機制;以綜合素養為核心,實施“基礎素養+專業能力+跨界融合”三維課程體系;以資源協同為支撐,深化校企合作與國際交流;以技術賦能為突破,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全要素融合;以文化浸潤為引領,厚植“工匠精神”與質量文化。他明確當前六大重點工作:推進2025版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深化五大合作平臺建設、以微專業賦能職業發展、踐行“大思政、大基礎、大外語、大體育”理念、推進“一系一策”激發活力、備戰2026年教育教學評估。
錨定新航向:以引領凝聚奮進共識

學院黨委書記王常軍講話
學院黨委書記王常軍作《同心同向 踔厲奮發——聚焦內涵建設 推進協同育人 譜寫人才培養新篇章》主題講話。他指出,本次大會是對學院20年育人成果的全面檢閱,更是面向未來、凝聚共識的重要契機。他高度肯定了全院上下在人才培養大研討中形成的“一系一特”等顯著成效,并強調,當前學院正處于特色發展、內涵提升和轉設推進的關鍵戰略期,全體教職員工必須凝聚共識,以改革創新精神破局解題。他代表學院黨委提出四點希望:一是提高站位,深刻領會新時代教育發展的核心要義,圍繞教育強國建設提出的“六大特質”找準自身的發力點;二是聚力協同,以思政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始終,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三是明晰方向,強化學科專業動態調整,加強對現有專業的數智化升級改造,推進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培養;四是提升育人環境,提高管理服務效率,以科學治理保障育人成效。他號召全體師生以本次大會為新起點,同心同向,踔厲奮發,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堅實的“世紀力量”。

副院長夏素霞主持人才培養大會
聚系部合力:以特色探索育人新路徑

通信與信息工程系主任劉剛

自動化系主任周曉光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主任郁文生

經濟管理系主任李保升

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淮永建

外語系主任蔣立輝

基礎教學部主任張秀芬
七大教學單位緊扣人才培養核心,分享特色實踐與未來規劃,展現“一系一特、協同共進”的育人格局。通信與信息工程系深化“智聯通信技術學院”校企合作,推動行業標準進課堂;自動化系以“教學+導學導師崗”模式強化師資,構建“課程-實訓-競賽”一體化培養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以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和互聯網全棧開發為“雙擎”,優化培養方案,實踐學分占比提升至45.66%,近五年學生獲省部級以上獎項300余項;經濟管理系以“數據”為核心打造專業特色,構建“實習崗位與在校生3:1”實踐體系,實現就業與升學雙豐收;藝術與傳媒學院依托“智能媒體與數字文化研究中心”,深化企業真實案例教學;外語系構建“外語+”三融合生態,實現“語言能力+職業技能”雙重提升;基礎教學部推進馬研、數理、體育三教研室協同育人,為人才培養筑牢根基。
揚榜樣力量:以表彰凝聚前行力量

院長謝苗峰為“廿載耕耘”紀念獎獲獎者頒獎
左起:周偉、孫凱、李新松、何曉玫、宋向陽、謝苗峰

黨委書記王常軍為“廿載耕耘”紀念獎獲獎者頒獎
左起:沙招友、周文照、朱在興、樊薇、楊明、王常軍

總會計師王雪春為“廿載耕耘”紀念獎獲獎者頒獎
左起:魏靜、薛菲、陳進洗、宋力、徐丹、索軍、邱家欣、王雪春

副院長夏素霞為“明德·燭華”獎提名獎獲獎者頒獎
左起:王媛、孫艾、陳超華、鄭凱梅、黃友霞、薛瑞英、夏素霞

黨委書記王常軍為“明德·燭華”獎獲獎者頒獎
左起:牛玉英、吳娛、王常軍

院長謝苗峰為“明德·燭華”獎終身榮譽獎獲獎者頒獎
左起:秦罡引、胡杰、時良平(劉艷輝代)、謝苗峰

院長助理周偉主持表彰大會
大會隆重表彰了“廿載耕耘”紀念獎和學院首屆“明德·燭華”獎獲獎人員,致敬用20年的堅守與奉獻見證學院成長的教職工,也致敬在三尺講臺以心血持續書寫育人篇章的一線教師。

“廿載耕耘”紀念獎獲獎代表徐丹發言

“明德·燭華”獎獲獎教師牛玉英發言

“明德·燭華”獎獲獎教師吳娛發言

“明德·燭華”獎終身榮譽獎獲獎教師胡杰發言

“明德·燭華”獎終身榮譽獎獲獎教師秦罡引發言
獲獎教師代表分享育人心得,字字句句飽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擔當。

學生代表獻花
學生代表向前排獲獎教師及院領導、黨委委員獻花,鮮花與掌聲中,尊師重教的校園文化氛圍愈發濃厚。
大會在全場齊唱《歌唱祖國》中落幕。站在新起點,學院將堅定邁向“培養契合產業需求、兼具創新精神與職業素養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目標,書寫新時代辦學育人新篇章。(教務處陳艷、綜合部楊芷琪 供稿/新媒體中心 供圖/綜合部 編輯)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