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黃昏時分,院心理協會的眾多會員們齊聚明德樓236教室,經過了長時間策劃的心理沙龍活動終于在下午4:30開始。本活動由采編部主辦外聯部協辦,以培養同學們團隊合作、仔細觀察、準確理解、清晰表達的能力為目的。活動同破冰活動相似,都有著輕松愉快的氛圍。
心理沙龍活動由心協采編部的韓天行和周慧杰主持。當參加的同學們簽到完畢,兩位主持人便開始別出心裁的介紹自己的搭檔。第一個活動原名叫作“大風吹”,首先選一個人當“鬼”站在一圈椅子中央,其余的人圍坐在“鬼”的周圍,“鬼”要喊大風吹和一種周圍任意幾個人的穿著或相貌中的共同點。然后擁有該特點的人要從自己的座位上離開換到其他位子上,當然“鬼”要在其中搶占一個椅子,最后沒有搶到椅子的人當“新鬼”。進行一段時間后有人當“鬼”三次,按照處罰措施,當鬼三次者要模仿一位自己喜愛的明星的話語或動作,一位受罰者說出“為什么總是我!”引得在座的同學哄然大笑,活動就這般輕松愉快的進行著。當進行到最后一個活動時,參與者分為了兩列男同學一列女同學,主持人將給每列第一位同學看一個成語,第一位同學要用肢體語言描述給第二個人看,第二位看完描述后描述給第三位看,依此類推到最后一位說出這個成語。當最后一輪的成語被準確的答出,主持人便與參與者們進行討論:這些活動考驗哪方面的能力、生活中還有什么地方用到這些能力、這些能力究竟對于我們大學生有什么用處等。當合影時快門呼應著閃光燈電光火石般的一瞬,參與者的微笑被記錄下來,心理沙龍第一期就此落下帷幕。
常見的游戲中蘊含著生活影子,生活中的團隊合作、仔細觀察、準確理解等能力在游戲中都有所體現,這些能力都是一個優秀大學生所具備的,正因如此就應該通過心理沙龍這個途徑來優化同學們的能力。(心理協會韓天行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