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9日晚19:30,我院合唱團部分團員來到位于天安門西的中山音樂堂欣賞“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交響合唱音樂會”。音樂會由Dr. Jonathan Babcock擔任指揮,天津交響樂團伴奏,北京青年合唱團為助演合唱團,門票贊助來自軍旅之聲藝術(shù)團鄭來恩老師。
北京城的夜幕開始降臨,院合唱團部分團員參加完運動會,陸續(xù)抵達中山音樂堂,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位置坐下靜靜地等待音樂會的開始。
第一首曲目《Credidi》(相信)是一首改編的合唱歌曲,整首歌曲呈現(xiàn)出一種美輪美奐的畫面,接下來德克薩斯州立大學交響合唱團與北京青年合唱團分別演唱了《Hard times》(艱苦歲月)、《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隨后攜手演繹了江蘇民歌《茉莉花》,帶有德克薩斯州口音的“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別有一番風情。
當陰郁的d小調(diào)旋律響起,音樂會的重頭戲《安魂曲》拉開了序幕,作曲家使用了沉重的弦樂伴奏與暗淡的情緒象征了永恒的安息。緊接著,合唱四聲部相繼演唱起陰暗的安魂曲主題,直到“以永恒的光”(et lux perpetua)處情緒才有了改變,獨唱女高音開始演唱“都應(yīng)稱頌?zāi)恪保═e decet hymnus),很快合唱團進入接替了獨唱女高音的旋律,男低音聲部唱起了“請賜永恒安息”(Requiem aeternam)的主題,女低音聲部與之形成對位關(guān)系,幾小節(jié)之后,男女高音聲部漸次加入。當合唱再次唱起“以永恒的光”時,歌曲由原來的慢速轉(zhuǎn)為活潑的快板,合唱變成了壯麗的雙重賦格曲……全曲最終在莊嚴、激越的賦格曲中結(jié)束。
此次觀摩活動旨在激發(fā)團員們的興趣,開拓視野,豐富情感體驗,通過古典音樂作品的欣賞逐漸提高我院合唱團團員的鑒賞力及歌唱水平。音樂會后團員們表示受益匪淺,決心以專業(yè)合唱團為榜樣,不斷提高自身藝術(shù)修養(yǎng)。(團委 朱孟娟供稿)

(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交響合唱團與天津交響樂團排練)

(莫扎特《安魂曲》演出圖片)

(合唱團部分團員合影)
2015年5月29日晚19:30,我院合唱團部分團員來到位于天安門西的中山音樂堂欣賞“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交響合唱音樂會”。音樂會由Dr. Jonathan Babcock擔任指揮,天津交響樂團伴奏,北京青年合唱團為助演合唱團,門票贊助來自軍旅之聲藝術(shù)團鄭來恩老師。
北京城的夜幕開始降臨,院合唱團部分團員參加完運動會,陸續(xù)抵達中山音樂堂,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位置坐下靜靜地等待音樂會的開始。
第一首曲目《Credidi》(相信)是一首改編的合唱歌曲,整首歌曲呈現(xiàn)出一種美輪美奐的畫面,接下來德克薩斯州立大學交響合唱團與北京青年合唱團分別演唱了《Hard times》(艱苦歲月)、《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隨后攜手演繹了江蘇民歌《茉莉花》,帶有德克薩斯州口音的“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別有一番風情。
當陰郁的d小調(diào)旋律響起,音樂會的重頭戲《安魂曲》拉開了序幕,作曲家使用了沉重的弦樂伴奏與暗淡的情緒象征了永恒的安息。緊接著,合唱四聲部相繼演唱起陰暗的安魂曲主題,直到“以永恒的光”(et lux perpetua)處情緒才有了改變,獨唱女高音開始演唱“都應(yīng)稱頌?zāi)恪保═e decet hymnus),很快合唱團進入接替了獨唱女高音的旋律,男低音聲部唱起了“請賜永恒安息”(Requiem aeternam)的主題,女低音聲部與之形成對位關(guān)系,幾小節(jié)之后,男女高音聲部漸次加入。當合唱再次唱起“以永恒的光”時,歌曲由原來的慢速轉(zhuǎn)為活潑的快板,合唱變成了壯麗的雙重賦格曲……全曲最終在莊嚴、激越的賦格曲中結(jié)束。
此次觀摩活動旨在激發(fā)團員們的興趣,開拓視野,豐富情感體驗,通過古典音樂作品的欣賞逐漸提高我院合唱團團員的鑒賞力及歌唱水平。音樂會后團員們表示受益匪淺,決心以專業(yè)合唱團為榜樣,不斷提高自身藝術(shù)修養(yǎng)。(團委 朱孟娟供稿)

(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交響合唱團與天津交響樂團排練)

(莫扎特《安魂曲》演出圖片)

(合唱團部分團員合影)